看病就医,民生大事。从无锡市卫生局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路径图新鲜“出炉”:新的一年,我市将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卫生发展各个环节,加快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纵向联合和协同,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卫生监督和应急管理,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无锡”。
探索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
作为医改重头戏,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将继续推进,目标已明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到位,市属公立医院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对上争取政策,横向争取支持,落实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政策,同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合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作用。
针对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问题,将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这一医疗服务新模式,在去年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化协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落实相关机制,以更大力度推进。“医联体”以三级公立医院为龙头,联合区域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将大医院的医生、技术等下派到基层,提升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建立完善相应的医保配套政策和绩效激励政策,实行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和利益等的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将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卫生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建立起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新机制。
今年民营医疗机构将迎来“春天”,我市加快多元化办医步伐,把发展民办医疗机构作为壮大卫生资源、满足群众服务需求的重要抓手。尤其要发展高端医疗卫生服务,支持民慈心血管医院、太湖新城国际医院、新区三星医院、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等的建设,促进民营医疗机构上规模、上水平、增特色,与公立医院实现错位发展、良性竞争。根据目标,年内将使全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比例达20%左右,全市每千人执业医师数力争达到2.3人、注册护士数力争达到2.4人。
打造“智慧健康”平台
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今年我市将打造“智慧健康”平台,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江阴、宜兴卫生信息平台将与市平台对接,实现大市范围卫生信息互联。同时,以市民卡和市民卡医疗衍生卡为基础,推广卫生“一卡通”,使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均能持卡在各类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接受医疗、母婴保健、慢病管理、预防接种等全程医疗卫生服务,并生成相关健康和诊疗信息进入个人健康档案。依托这一平台实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的互联共享。
依托信息平台和三级医院资源优势,今年将加快建立区域影像诊断和检验检测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示教等,让优质医疗资源在服务基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积极开展“感知健康”试点建设,使用物联网技术,试点将群众急需的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到居民家庭,实现“医院医生进社区、社区医生进家庭”的服务模式。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构筑公共卫生防线,让群众“少得病”。今年卫生系统将继续高质量落实国家确定的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群众均等受益。年内要确保完成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30万人,完成妇女两癌筛查40万人。
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必须全面提升疾病防控能力。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提高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筑牢疾病控制工作“网底”;推进环太湖生态湿地钉螺监测工作,巩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启动实施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扩大人群艾滋病监测覆盖面,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完善新型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实施耐多药肺结核筛查、诊治和管理工作,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质量;推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确诊工作,进一步提高检出率;提升免疫规划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实现免疫规划现代化门诊全覆盖。
深入实施慢病综合防控策略,多管齐下防慢病。今年将在全市推广实施慢性病人自我管理和社区-志愿者-患者协同管理的干预模式,积极推进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多年来我市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目的是为了提升市民健康素质,让人们少得病。今年“健康城市”建设继续大步迈进,巩固已经取得的累累硕果。我市将积极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修订健康社区建设标准,在全市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健康社区。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力争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根据规划,今年还将加大健康场所建设力度,全市要新建健康步道30条、健康小屋6个,新建或升级一批健康主题公园。
积极实施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择优聘任一批爱国卫生督查员,依法开展爱国卫生监督工作。今年无锡大市和江阴市、宜兴市复查11个国家卫生镇要一次性通过,全面通过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市等复审,扎实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再上台阶。此外,大力推进控烟工作,继续开展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暗访”等活动,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控烟,努力新创一批无烟单位。